40001百老汇官网电子游戏





格尔木40001百老汇官网电子游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盐历史 | 中国古代食盐产地

时间 :2021-11-23 点击 :14760 【字体 :

1  先秦时期食盐产地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来看,先秦时期我国至少已经有了海盐、池盐 、井盐 、崖盐四个盐种的食盐生产 。其中 ,崖盐又称“岩盐” 、“石盐” ,天然生成 ,直接开采即可。海盐产地有青州、幽州 、吴国、越国、闽越等5处;池盐产地有安邑盐池 、羌塘 、哈姜盐池、茶卡盐池、凉州青盐池等5处;井盐产地有巫臷国、巴国、蜀国5处;崖盐产地有凉州盐山1处。


    先秦时期食盐产地的分布为秦汉以后食盐产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秦汉时期食盐产地


    秦朝自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到公元前206年灭亡 ,前后存在仅15 年。有关这一时期的盐产地 ,史籍上没有记载 ,具体情况目前无从得知。


    汉代盐产地总数为49处。其中:堂阳、章武、千乘、都昌 、寿光 、曲成、东牟、完县、昌阳、当利 、海曲、计斤、长广、海盐 、泉州、海阳、平郭、番禺、高要、广陵20处为海盐产地 ,占总数的40.82%;安邑 、晋阳 、三水、弋居、独乐 、龟兹、富昌、沃萧、成宜 、沃阳、楼烦、朔方 、广牧、西县、临羌15处为池盐产地 ,占总数的30.61%;巫县 、临邓、南安 、连然、胸忍、青岭、临江 、南广、定毒、比苏、姑复 、蒲江、南安、万寿14处为井盐产地,占总数的28.57% 。


    与先秦时期相比,秦汉时期食盐产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3  魏晋南北朝食盐产地


    魏晋南北朝有食盐产地82处。其中,海盐产地19处、池盐产地26处、井盐产地28处、土盐产地3处、石盐产地6处。


    与秦汉时期相比,增加了27处。在长达360余年的时间里,这个变化难以称道 。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食盐产地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其中变化较大的是井盐产地明显增加,而且出现了6处石盐产地。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主要有以下原因 :

(一)分裂割据严重影响了盐业生产;
(二)西南地区相对安定的社会秩序有利于盐业生产的发展 ;
(三)西域地区社会发展促进了食盐资源的开发。


    总之 ,这个时期食盐产地的发展主要是西部地区 。这种局面的形成与这个时期西部地区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4  隋代食盐产地


    隋朝建立于公元581年。589年灭陈 ,统一全国。618年灭亡,存在时间仅37年。史籍对这一时期盐产地缺乏全面记载 。


    《隋书·地理志》记载的盐产地只有7处:张掖郡删丹县、金山郡巴西县、巴东郡人复县、蜀郡阳安县、隆山郡仁寿县 、黔安郡彭水县 、河东郡安邑县。其中,删丹和安邑2处为池盐,其余5处为井盐。史籍对大陆东部沿海地区海盐产地缺乏记载,有史籍记载的仅14处。其中,流求1 处为海盐产地,占7.14%;巴西、人复 、阳安、仁寿、彭水5处为井盐产地 ,占35.715% ;删丹 、安邑、株鞠 、焉香、女国5处为池盐产地,占35.71%;高昌、龟兹、潜国3处为矿盐产地,占21.43%。

5  唐代食盐产地


    唐代有食盐产地165处(以县计) 。其中 ,海盐产地42处,生产地区有河北道、河南道  、淮南道 、江南道 、岭南道等5道 ;池盐产地27处,生产地区有关内道 、陇右道 、河东道 、河北道、山南道等5道;井盐产地87处 ,生产地区有山南道、陇右道、江南道、剑南道等4道;土盐产地6处,分布于河东 、河南 、剑南3道 ;石盐产地7处,分布于关内 、陇右二道和安西都护府。


    唐代的盐产地奠定了唐代以后盐产地的基础,后代的盐产地基本上没有超出唐代的范围 。


6  五代十国食盐产地


    五代十国时期 ,海盐产地分布于楚、泰 、滨、沧、秀、明、常乐七州和卢台军;池盐产地分布于解、盐二州;井盐产地有岳州湘阴县、潭州湘乡县以及云安等十三盐监 ;土盐产地分布于北京以及邢 、洺、冀、深、瀛、莫等州。以上所列能够确定为食盐产地的为49处 。其中,海盐产地12处,池盐产地4处,井盐产地15处,土盐产地18处。


    五代十国时期盐业生产遭到了很大的破坏,许多盐他、盐井被迫废弃,食盐产地明显减少。尽管如此 ,仍然有这样一些值得40001百老汇官网电子游戏注意的特点 :主要食盐产地生产规模依旧;许多原有的食盐产地得以保留下来 ,某些地区产地甚至有所扩大;出现了一些新的食盐产地。此外,史籍记载很可能存在遗漏现象。

7  宋代食盐产地


    宋代海盐产地有8路36州(府、军) ,共79处。池盐产地分布于6路9州(府)10县(寨) ,共有23个盐池。与唐代相比,增加了蓬莱咸泉池和忻州马城池两处。井盐产地分布于6路38州(府 、军、监),已知县(监、寨)44个,未知县级政区至少有11个。宋代出现的井盐产地大致为汉州、射洪县、东关县 、南井监、曲水县 、武龙县、盐川寨、长阳县。土盐产地分布于7路33州(府 、军),已知县(监、军)11个,未知县级政区至少有25个。除邢 、洺、深 、冀 、瀛、霸 、郑七州外,其他州县大致为宋代出现的土盐产地。崖盐产地分布于2路2州(军) ,已知县2个 ,未知县级政区至少有1个 。这些地方五代以前未见生产崖盐,大致为宋代出现的崖盐产地。


    宋代是中国古代食盐产地发展的重要时期,是继唐代以后又一次食盐产地大发展的时期。


8  辽代食盐产地


    辽代食盐产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池盐产地,海盐产地 。开发的盐池有炭山盐池、鹤剌泺、广济湖、丰州大盐泺、惠民湖、上京西盐池以及石城县大小盐泊,共计8个;海盐产地有辰州 、渌州、海滨县、海阳县、景州、香河县 ,共计6处。其中 ,只有炭山盐池等少数几处为老产地,其余大多数都是新产地。


    辽代对于我国古代北方池盐产地和海盐产地的开发有过重要贡献。


9  西夏食盐产地


    西夏食盐产地以池盐产地为主,另有井盐产地和矿盐产地。西夏至少有16所盐池,其中大盐池7所 、小盐池9所。乌池和白池是西夏最重要的盐池,是西夏王朝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在西夏盐业经济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10  金代食盐产地


    金代有海盐产地29处 、池盐产地9处、土盐产地13处 、井盐产地1处(以县计),总计52处。金代食盐产地以海盐产地为主 ,海盐生产在全国盐业生产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就北京路 、中都路、河北东路、山东东路来说,仅史籍明确记载从事海盐生产的盐场就有24 个 、务2个。与辽代、北宋时期这些地区的海盐产地相比,增加较多。


    可见,金代对于北方食盐产地的开发也有重要贡献  。


11  元代食盐产地


    元代大约有173个海盐盐场, 池盐产地5处 ,四川茶盐转运司所辖井盐盐场12个 、官府所控制的大井95口(邛州、绍熙府等地私井尚未计算在内) ,云南有井盐产地4处, 土盐产地有太原1处 。


    与宋、金相比, 腹里 、江浙沿海地区海盐生产得到一定的发展, 其他地区盐业生产都遭到严重破坏。


12  明代食盐产地


    明代食盐产地以海盐产地、池盐产地和井盐产地为主。此外,还有土盐产地、石盐产地等 。海盐产地分布于从辽东半岛至北部湾的大陆东部沿海地区及其附近某些岛屿 ,至少有177个盐场。池盐产地分布于北直隶以及山西、陕西 、湖广三省,至少有52个盐池得到了开发。如果以县、所计算,则至少有22处池盐产地 。井盐产地分布于四川、云南、陕西、湖广四省,至少有83处(以县计) 。土盐产地分布于北直隶以及河南、山西、陕西三行省,至少有22处 。石盐产地至少有5处 。


    明代食盐生产之所以得到恢复和发展 ,与明朝建立以后统一局面的形成和社会秩序较为稳定密切相关 。


13  清代食盐产地


    清朝人关以后,逐步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政治局势逐渐稳定,经济 、文化得到发展,盐业生产也有很大的进步。清朝政府对全国各地的盐业生产进行了有效管理,盐务管理日臻完善,盐法严密。


    清代海盐盐场总数大约有220多个 ,产地分布于奉天、直隶、山东、江苏 、浙江 、福建、台湾 、广东、广西九省,以产区论, 则有奉天、长芦 、山东、两淮、两浙、福建、台湾 、两广;池盐产地48处 ,盐池至少有144个,分布于直隶,山西、陕西 、甘肃、新疆、黑龙江五省,以及内蒙古、外蒙古、青海 、西藏四个地区 ;井盐产地至少有73处 ,盐井十余万口 ;土盐产地大约有54处,分布于直隶以及山西 、陕西、黑龙江 、青海等省;石盐产地20处,石盐生产地点至少有119个 。


    海盐盐场、盐池、盐井 、土盐产地 、石盐产地增加较多。可见,清代食盐产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一点在中国古代食盐产地发展历史上是非常突出的,是很难得的。


参考文献

1、吉成名 :《中国古代食盐产地分布和变迁研究》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3年

2 、郭正忠主编 :《中国盐业史(古代编)》, 人民出版社 ,1997年
3、吉成名:《汉代食盐产地研究》,《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2007年
4、吉成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盐产地》,《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
5 、吉成名:《五代十国食盐产地研究》,《盐业史研究》,2004年第3期
6、吉成名 :《辽代食盐产地研究》,《盐业史研究》 ,2006年第4期
7、吉成名:《论金代食盐产地》,《盐业史研究》,2008年第3期
8 、吉成名:《元代食盐产地研究》,《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
9、石鸣:《论清代石盐产地》,《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2010年


▎来源 :瑶湖读史

扫一扫,关注微信
0979-8463157
周一到周日
08:00-21:00




XML地图